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中文復古 之一:古今何從?

歷來論語言的因革損益,都有兩派意見。一派復古,一派從今。像廣東話字該如何讀音,就有何文匯主張恢復《廣韻》古音,和王亭之主張順從今人習慣。在漢語翻譯界,就有一方主張譯文要像傳統中文,忌創生字和新文法,另一方主張譯文就是譯文,不一定要像傳統中文,最緊要是貼近原文結構。我批評現代中文差,根據的是字詞原義,屬復古一脈。近代學人思果、余光中、古德明都好倡古法,屢屢痛砭歐化中文,是復古一派的佼佼者。另邊廂,有人替現代中文護航,言今文完足,無須師從古法。

我批評今人錯用「討厭」,往往將「昆蟲討我厭。」寫成「我討厭昆蟲。」,根據「討」「厭」二字的原意,和古文慣例。有讀者反駁我的觀點,挺「甲討厭乙」此句式。我認為他的話頗能反映從今派的流行思路。據讀者所說,漢語多凝固詞。當單字連用的次數多了,漸漸凝固成一體,構成新詞。例如「乾淨」,「乾」和「淨」本來分指不同意思,連用次數多了,「乾淨」遂成一詞。「學」與「習」,亦本寓二意,連用次數多了,遂生「學習」一詞。「討厭」亦屬其一。此外,中文有虛化現象,有些字會慢慢失去原意,變成虛詞。如「可以」一詞,「以」字早已虛化,只剩下「可」之義。「國家」本指國與家,「妻子」本指妻與子,由於「家」及「子」字虛化,就只剩下「國」和「妻」字的意思。國家即國,妻子即妻。「討厭」亦然。「討厭」只取「厭」字義,「討」字虛化,故說「我討厭昆蟲。」就跟「我厭惡昆蟲。」差不多。據古義說今文錯,乃不通今文語法所致。

如此論事策略,我大可套用在現代中文的每一分寸,用來證明今文不壞,無須刪改。像今人無事不「分享」,我大可說中文有虛化現象,「分享」只取「分」之語意,「享」字早成虛詞。中文有歐化現象,「分享」改寓英文「share」之意,至於中文原意嘛,早已淘汰掉了。說「分享悲慘經歷」不對,純屬食古不化,不通今文歐化之理。

在下見少識薄,不諳今天的語法研究,僅雜七雜八聽過一點哲學。英哲休謨(David Hume)提出過著名的實然應然二分(is-ought distinction)。現實如何,並不能推論出應該如何。比方說,現實中大家都說謊,並不因而證明大家都應該說謊。同理,今人寫文習慣如此,並不證明今文正確,證明大家都應該因循今文制式。所謂漢字凝固及虛化,只是些唬人的術語,用來歸納今人的行文習慣,並不因而證明現代中文寫得對,寫得好。寫錯,就要改。寫壞,就要修。今人多寫凝固詞,也許今人全都寫得不好,或有些凝固詞好,有些不好。同樣,單說古人怎樣寫,今文如何不同,也不證明古文就比今文好。復古派須提出理由,證明古文好,今文差,今文應效法古文。從今派也須提出理由,證明今文不壞,無須芟剪。到底應該沿用今法,還是棄今師古,需要另外仔細論證。並且很難籠統說今文全都完好,或今文全都不好。寫文章不是刀耕火耨,不能如除草般粗劈濫燒。寫文章如種盆栽,是藝術,是雅趣,須枝枝細理,葉葉精修。逐字研磨,逐句推敲,剪掉劣芽,嫁接良枝,中文才會長得茁莊,長得漂亮。

至於怎樣寫才算好的中文呢?中文好壞有標準可言嗎?吾將於下篇議論之。

注意了!復古者並不守舊,從今者亦非維新。切忌混淆現代漢語的從今論和白話文運動。民初,白話文屬於新文體,意在革除古文流弊。與白話文運動不同,當代的從今派力主維持現狀,態屬守舊。既然中文長成今天的模樣,就應順從之。現代中文自有其新法度,不必強照古法來批改。反之,復古派每每謀革今文之弊。但凡今人的寫作習慣離譜,復古派必口誅筆伐,不容姑息。可見所復雖古,意在創新,與白話文運動的進取姿態一也。

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