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

〈澤東廿五〉座談會後記


前日聽兩位導演對談,翁子光作主持,王家衛作嘉賓。尤有趣者,我聽不出交流的火花,只聽到兩代香港的隔膜與裂縫。王家衛雖鼎鼎大名,屬於他的時代畢竟悄悄逝去。影迷一路追隨至今,不經意擦肩而過,愈追愈遠。原來他停駐半路,望向時代的列車,早已貌合而神離。

也許早就風聞王家衛脾性,聽前我並無多餘幻想,不曾期待他會賣弄嘴皮上的風情,故作高深吟哦甚麼炫人耳目的大道理。顯然,席間影迷幻想落空了,也包括主持 人翁子光。 翁子光新晉導演,難得對上仰慕既久的名家,恭維不在話下,一心求證多年來看戲所思,儼然拜師問偈小沙彌。似猜迷般,認定王家衛既為名導想必妙語連珠,試圖 借些聽落很文藝的話題,旁敲側擊,套出王家衛的深層獨白。東扯一頁村上春樹,西扯一張白先勇,汲汲追問王家衛拍戲可曾參考某某名篇,可曾玩弄某某符號, 可曾寄寓某某訊息,可曾埋伏任何哲學或宗教情懷。我心下好笑,難道最著迷王家衛的人,反倒會憶想成狂,弔詭地變成最易曲解王家衛的人麼?還是任何擅長推砌 聲色的能手,都自有魔力引人尋幽,引人遐想歌影背後必定有個主宰符號森林的秩序?果不其然,遇上主持人的熱情,王家衛總是兜頭冷水般淋上懶 懶散散的解話:「不過隨意而已。」「都係一時貪玩。」地道的上輩港仔,玩世不恭,一認真便輸了。我粗知翁子光履歷,知他為寫好影評及劇本故,硬啃過不少文 學哲學,尼采福柯卡夫卡昆德拉一串主義是如數家珍。或許是他太用功,太刻意經營劇本,太習慣以言詮物羅織意象,彷彿要求每句對白、每段配樂、每件道具都必 然是呼應題旨的線索,以致捉錯用神,被老頑童擺了一道。他愈努力去讀,愈讀不懂王家衛這本奇書。

翁子光自然不是唯一中伏的影迷。台下爭先恐後發問,亦多搔不著癢處。只是大家寧願執迷,不願望清眼前活生生的王家衛而已。說到執迷,不得不提近年香港觀眾 的風勢大變,變得親暱本土、疏遠大陸了。「港產片」變成一塊值得珍而重之的老牌匾,「合拍片」變成一道挑釁神經的新創口。遇上類近的座談會,台上主持台下 觀眾循例必問香港電影如何續命如何還魂,似乎「香港電影」從來都是容易定義的口號。我心下又覺得好笑,難道蜚聲海外的老頑童還須自限於「香港電影」,特意 遷就區區香港觀眾的口味麼?台下問及會否擔心合拍片勢頭終將消弭香港電影的本土特色,王家衛應對巧妙,答言香港電影從來都非只著眼本地,從來都打算出口, 舊時尤其留心海外的唐人街;當年港產片勝在無政治包袱,嬉笑怒罵放肆大膽,飛車撞鬼極盡視聽之娛,正切海外華人口味。他補充一點,若香港電影想繼續興盛, 唯有精進攝製技術。台下問及王家衛如何評價時下的港產片,他的答案暗藏玄機,耐人尋味。他說最近看過的幾套港產片,都太沉重了,教人抑鬱。他說更想看令人 開心的港產片。

你求王家衛指路,他點你去周星馳。

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